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

自由廣場

這個話題很熱門,但我不是要討論這其間的風風雨雨或是誰是誰非,我只想討論這四個字。

醜斃了。

##CONTINUE##

這是招牌掛上去幾天後,經過廣場,從車上第一眼瞄過,很直接的感覺就說出來了。

假如我沒有看錯,這應該是集王字,後來一查新聞資料,果然是集王。

集字本來是最安全的做法,請政治人物寫,既會被罵拍馬屁,也一點也不民主、自由。而且現今的政治人物,大概沒人能寫了,最終會落得不是秘書就是製匾商寫。之前教育部那位音容苑在的警衛才令人印象深刻。

請書法名家寫,那請誰呢?被邀來寫的是不是就是當今書聖呢?這個寫得人如何讓大家心服口服,不捱罵、不被貼標韱呢?在那個當口上,大概沒有大家真得敢接下來。

問題太多,集字吧,找來古之書聖的字,恐怕不會有人來踢館了。

真的問題不在集字,問題在集字的人太外行了。集字不是把字找來拼拼湊湊就行了,若是這樣,懷仁也不用花二十幾年光陰集聖教序了。

更大的問題在放大,現存的王字,都是帖,不是唐摹,就是淳化閣帖,帖上的字,頂多兩、三公分見方,其實大部分古代碑版的字都這麼大,今天坊間許多字帖為了便於初學者學習,往往把字放大,有些書家已經不以為然了。如今把這個兩、三公分見方的字,放大到幾打有一個人那麼高的匾額時,整個字的間架、粗細都不對了。現代數位影像、投影技術都很發達,很多人就以為大字不過就是把小字放大就好了,何必這麼麻煩寫大字。

何必麻煩寫大字?最近因為這個話題熱門,結果就找出了當初寫「大中至正」四個字的書法家找出來,他名叫楊家麟,並不算是十分知名的書家,他提到當年寫這幾個字的往事,有人可能覺得不可思議,他是如此說的:

因為時辰已經看好了,所以必須要當場書寫,但現場沒有墨水,也沒有那麼大的毛筆,因此用「紅土」加水當墨汁、用鐵絲將麻繩綁在棍子上當毛筆,這枝「筆」重到幾乎拿不動,結果大家推他出來書寫。每個字高約一七五公分,他們將紙板貼在三夾板上,豎立起來,他站在板凳上使勁寫完後,加了水的紅土向下流,在場的書法家一起修整。在場的書家有三人,另外兩人是故宮前副院長江兆申及書法家丁翼。

有人可能認為這個過程可能太過兒戲,連筆跟墨汁都沒用,但其實這其中已經暗示,要做磨崖大字,絕不是把小字放大就可以,要呈現多大的字,就要寫多大,反而是紙、筆、墨等都是末節。能寫字的人,是不是用筆都不重要了。我曾見過我的老師就用一張剛擦過桌子的衛生紙沾墨寫字,沒有看過寫字過程的人,一點都看不出那不是筆寫出來的。

但其實重要的過程,還是那一句話:修整,當天的三位書家,江老師(他是我老師的老師,我應該稱他太師父)是歐體的大家,雖然他後來的字體多元,不限歐書,但根柢還是歐。丁翼也是知名書家(不過我沒見過他的歐字),大字先寫出,再經過幾位大家的修整,雖不中也不遠了。這其中,修整的功力還是最重要。

即使最終還是要集字,也是要書家或是書學修養夠的人來修整,這幾個字恐怕真是鑄字商弄出來的,還是教育部的那位警衛伯伯又出馬了。

當初的字,寫來匆忙,但因為都是書家主導,觀念正確,所以問題不大。今日主導者不知是誰,只能說:白白糟蹋了王羲之。

以下是兩篇相關部落的討論:

http://blog.pixnet.net/rosiersister/post/11759364

http://blog.pixnet.net/ironsnow/post/11745683

沒有留言: